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山西省 · 吕梁市) NATIONAL PUBLIC RESOURCE TRADING PLATFORM(SHANXI · LVLIANG)

吕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吕梁市政府采购中心)网站


公平  公正  公开 一网两平台	  四库两系统
交易平台 服务平台 监督平台

深入理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全局性、历史性意义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03 13:57:37 作者: 点击率:0 次 2020/12/0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汇聚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期待,锚定未来中国发展新航标、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背景下具有鲜明时代意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而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的背景下召开,全会为后疫情时代中国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擘画宏伟蓝图,在世界上彰显了“中国自信”,具有鲜明时代意义。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既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百年未遇的大疫情,在2020年交织激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加剧世界动荡,世界动荡加速百年变局,百年变局增加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难度,同样为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增添诸多变数。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环境变化之快、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现代化建设面临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

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而至、肆虐全球,对世界各国来说都是一次大考。毫无疑问,中国在没有任何经验可鉴的情况下率先迎战,率先交出合格答卷,成功控制住了疫情,积极有效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恢复正常,我国经济在二季度和三季度分别实现增长3.6%和4.7%,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强大领导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与此同时,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几乎世界各国的首要议题都是如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而中国丝毫没有被疫情搅乱,一如既往召开中央全会集中讨论下一个五年规划和未来十五年的发展目标。德国《法兰克福报》指出,二次疫情席卷全球,中国已成世界上的一座安全的“孤岛”。因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不仅是中国的大事,也堪称今年整个世界的亮点。如期审议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又一次引发了世界上很多政要和舆论媒体的惊叹,又一次彰显了“中国自信”。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统筹谋划“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擘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宏伟蓝图。《建议》的突出特点,就是紧紧抓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提出一系列战略性、创新性举措。比如,确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引领地位,明确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明确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对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战略部署,明确了主攻方向和重要着力点等等。这些战略性、创新性举措,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重塑竞争新优势,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这在当今备受新冠肺炎疫情等种种困扰而动荡多变的世界,更彰显出鲜明的时代意义。

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背景下召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在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和回头浪,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多变。从国内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明显提高。我国的人均GDP已经突破1万美元,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关键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各方面的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风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十四五’规划问题并提出建议,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对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发展是永恒的主题。1953年,在取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的这一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2020年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已编制和实施了十三个五年规划(计划),是世界上中长期发展规划最多、效果最好的国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6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是中国之治的重要“密码”。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新发展阶段如何谋篇布局,正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思想有多深,实践就能走多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是我们党致力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建议》明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突出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提出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实现未来发展规划和宏伟目标的核心要义,全方位贯彻落实好这三个“新”将指引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推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格局实现最深刻的转型,在发展取向和具体政策上都有重大转变。比如:在发展和安全关系上,更加关注安全;在要素驱动与创新驱动关系上,更加突出创新驱动;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上,更加重视实体经济等等。关键时点的精准研判,举旗定向的路径引领,全会的《建议》让世界看到了一个百年大党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向前进的决心和行动。

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召开,全会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贡献中国方案,进一步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均衡,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紧相连。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战乱恐袭、饥荒疫情此伏彼现,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复杂交织。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剧了国际局势的演变,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历史上看,不管遇到什么风险、什么灾难、什么逆流,人类社会总是要前进的,而且一定能够继续前进。各国走向开放、走向合作的大势没有改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为中国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正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要坚定不移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展现大国责任和担当,推动国际秩序向着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支持联合国发挥核心作用的重要举措,向全世界宣告,“让我们重申对多边主义的坚定承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旗帜下实现更大团结和进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指出:刚刚闭幕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我们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需要,而且将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新中国的14个五年规划(计划)勾勒着中国从一穷二白到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也贯穿着一个百年大党一以贯之的主题: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站在新的重大历史关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向前迈出更大的步伐,14亿中国人民携手迈入现代化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将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蓝图,其中有诸多的“第一次”,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历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这是何其远大的目标,何其宏伟的蓝图!”参加全会的一位中央委员动情地说,“百年大党的初心使命,就浓缩在这份规划建议中。这个伟大愿景不仅会造福14亿中国人民,更将深刻影响整个世界!”

时代大潮,澎湃向前。“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高奏凯歌、阔步前进,必将开创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灿烂前程,必将在现代化新征程上再创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更大奇迹,必将以开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纪元而永载史册。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来源:学习强国